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近年,广投集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涌现了一批卓越的科技人物,他们攻克科研难关,突破技术封锁,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可观效益。即日起,集团党委宣传部推出“广投科技人物”系列报道,讲述他们勇于创新、自立自强的故事。
日前,中国科协认定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南南铝加工名列其中,被评为高端铝合金材料创新基地。
在这个创新基地里,南南铝加工硬铝合金铸造技术的牵头人陈仁桂和其团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陈仁桂长期扎根一线,带领团队攻克一系列关键装备铝合金材料的研制和生产操作难题,多次打破行业纪录、世界纪录,获得了广西首个航空铝合金熔铸技能大师工作室认定,助力实现关键铝合金材料保障供应和自主可控。
一、世界纪录不是用来保持的,而是用来打破的
宽幅硬铝合金扁锭合金元素含量高,成形困难,成品率低,提高宽幅铝合金材料的成品率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技术一度被国外铝企垄断。陈仁桂介绍,铸造宽幅铝合金材料需要控制好139个技术参数,每一个参数环环相扣。
陈仁桂大学毕业后,进入南南铝加工环境最艰苦的熔铸生产一线,从一名工人成长为广西首个航空铝合金工作室负责人。他带领团队潜心钻研铝合金的铸造工艺流程,深挖工艺控制及实验数据价值,日以继夜,倒排时间节点,不断优化铸造温度,铸造速度,冷却水的喷射角度、分布、流量和强度等多项工艺参数。“每一项技术参数必须确保达到100分,如果是95分,经过139次递减以后,都不到50分了”,陈仁桂说。
经过多年不懈研究,陈仁桂和团队掌握了多项关键铝合金扁锭生产技术。2016年,该团队成功铸造出7XXX系航空扁锭,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突破了世界级超高难度航空铝合金铸造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2020年,该团队成功开发世界最大的2XXX系铝合金铸锭,该铝合金批量化应用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2021年,该团队又成功铸造出世界最大的2X19航天扁锭。
目前,陈仁桂和团队已成功铸造出迄今世界最大的航空航天用7X50、7A04、2X19、2X24铝合金扁锭,曾4次打破世界纪录。
这些世界或中国之最大幅度提高了广西乃至中国在高端铝加工行业内的影响力,为提升我国铝加工行业的技术影响力做出重大贡献。
二、攻克生产技术瓶颈,降本增效出实招
铝加工行业铸造硬铝合金要重金购买结晶器,但是市场上的结晶器都是固定的,不能调节,生产一种合金材料就要买一种结晶器,耗费巨大。
陈仁桂和团队决定改进生产工艺,成功开发出可调结晶器铸造硬合金技术,助力公司硬合金成品率提升17.1%,每年可节约近千万元生产成本,并申请两项国家专利。后来,陈仁桂又牵头开发可调结晶器生产宽幅硬铝合金技术,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使成品率实现30%的跨越式提高。截至目前,陈仁桂共主持了16套硬合金结晶器、27套可调结晶器、2套气滑结晶器的安装与调试。
陈仁桂还对航空、航天铸造线进行多根大扁锭创新性调试,通过改变原有起铸方式及铸造方式,不仅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铸造成品率也提高14.4%。
南南铝加工副总工程师何克准介绍,陈仁桂和团队近年不断攻艰克难,开发出行业内最难铸造合金的铸造工艺,突破了多项关键航空硬合金制造技术,当年的外国老师后来称陈仁桂是他们的老师。
三、技高为师,牵头制定自治区级认证标准
2022年上半年,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开展自治区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改革试点工作,“陈仁桂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制定了铝及铝合金熔铸工的认证标准。
“我们已经开发了专业试题库,包括7000多道题目,后续还有操作流程和要点,可以开展铝及铝合金熔铸工技能等级认定,为广西培养大批量高技能人才。” 陈仁桂说。
陈仁桂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广西劳动模范”、自治区级“陈仁桂技能大师工作室”、南宁市“首席技师”、“劳动模范”、“工人先锋岗”、“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柳州银海铝熔铸技术负责人雷翊君是陈仁桂的徒弟。他说:“陈仁桂作为一名劳模,积极发挥楷模作用,掌握了高超技能和积累了成功经验后,不忘携带青年们共同进步、相互提高,培养众多技术人才。”目前陈仁桂工作室已培养出技师10名、高级工54名、中级工176名。他多次参加政府、院校的培训交流,参与培训的青年学生达3500人次以上,为他们的快速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陈仁桂说:“要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人生理想融入到新时代强国的建设之中,持续攻克国家重大战略工程装备的铝合金材料研制和生产操作难题,助力实现关键基础原材料保障供应和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