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有企业要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习近平总书记来桂视察时,曾两次来到广投集团所属企业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到访时,对公司勇于创新创造给予肯定。
时隔七年
南南铝加工实现了
从传统产品到高端铝材装备国产化的新跨越
总书记由衷感慨“鸟枪换炮”了
南南铝加工紧随总书记的指引
继续在创新发展之路上不断突破
走进南南铝加工的热轧制造中心展厅,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海里游的都能看到南南铝加工“技术突破与创新”的身影。
近年来,该企业先后攻破了航天用铝合金超宽幅板材、航空用高强高韧耐蚀铝合金极厚板、高速动车组车体用型材、高性能铝合金汽车外板等行业关键技术难题,多款材料助力企业成为重点领域关键型号主要保供单位。
广投集团所属企业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汽车材料研究所研发工程师徐燕萍:这个汽车引擎盖外板,我们从研发到认证,然后试制,最后得到市场认可,实现批量量产,经过了十来年的时间。汽车外板对性能的要求比较高,均匀性、稳定性还有一致性,有十余项的指标必须要同时满足,并且是在一个较优的状态。普通产品可能是只有两三个指标的要求,所以同时满足所有指标要求需要各个技术的一个突破。
由于汽车板对材料机械性能、表面质量及综合稳定性要求极高,研发难度大,南南铝加工特别成立了汽车材料研究所,自2012年起,开始预研6系铝合金汽车板,期间攻克多项技术平衡优化的过程令工程师们印象深刻。
广投集团所属企业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汽车材料研究所研发工程师杨振兴:汽车板的好多技术指标是相互矛盾的。就像一把秤一样,我们称两个东西左边重了,然后它就会下沉,然后右边就会翘起来。我们要保证两个指标达到一个平衡,这个是项目的难点所在。
广投集团所属企业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汽车材料研究所研发工程师徐燕萍:经过了一些技术突破,包括熔体多级的净化处理,气垫式连续热处理技术,表面改性技术等等多项技术的一些突破。在这之前,汽车外板的产品基本都是靠进口的。在2017年,我们整个汽车板的生产线实现了贯通,今年7月份,我们的第二条气垫炉生产线也正式点火。
徐燕萍提到的气垫炉生产线就是国家重大短板装备项目2400mm气垫式连续热处理生产线,实现了高端铝合金装备制造领域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国产化,也是我国第一条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高品质铝合金板带材连续热处理生产线。
在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从办公大楼走向车间的必经之路,叫“创新路”。
这里集聚了铝加工行业资深专家,近百名硕士博士、高技能人才,孵化了多个国家级、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目前,南南铝加工已累计获授权专利151项,拥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平台资质29个,创新创造持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如今,南南铝的创新发展之路越走越广阔
航空领域:解决了航空重大装备用铝合金超厚板及蒙皮板的自主可控难题;
航天领域:为长征系列火箭提供关键材料;
轨道交通领域:研制出7系高铁枕梁型材,打破国外对我国高铁关键材料的技术壁垒;
3C泛半导体领域:进入全球供应链,成为全球3C泛半导体头部企业材料供应商。
2021年度,南南铝加工全年市场订单量同比增长56%。
广投集团所属企业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邓松云:总书记来的时候专门有关注到了我们的装备是否能实现国产化,对企业的勇于创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们广西南南铝加工通过系列的技术创新,人才结构优化,还有重大项目的落地,向着广西产业振兴,工业崛起的一个标杆企业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