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投“7S”管理实践② | 广投桥巩能源公司:7S让安全渗入生产的每一根“毛细血管”

发表日期:2022-12-30

编者按:2022年,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广投集团决定在所属生产企业全面推进以“整理(Seiri)、整顿(Seiti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ing)”为内容的7S管理,营造企业优雅的生产和办公环境、良好的工作秩序和严明的工作纪律,探索形成具有广投特色的“7S”样板。小编带你看看7S管理推行以来的悄然变化。

今年3月,为全面加强企业基础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打造安全规范的工作环境,广投集团推进7S管理,广投桥巩能源公司成为15家样板企业之一。半年来,广投桥巩能源公司已完成7个样板间打造验收,推进31个创建区建设,7S管理助力厂区促安全创形象提效率。

一、什么是7S

推进7S管理之初,也有一些基层一线工作人员提出疑问:“7S是什么?会不会耗时耗力耗财还得不到好的效果?”

广投桥巩能源公司邀请深圳立正管理咨询公司的专业顾问导师到现场培训并驻厂指导。从7S管理的理念、原理、方法和经验四个方面剖析7S管理的内涵,开展专项研讨和专项辅导,从理论到实践7个“S”的精髓之处和落地要领。通过宣贯,员工们认识到,推进7S管理建设是促进企业安全发展、改善企业形象、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广投桥巩能源公司“打造行业领先国内一流的标杆水电企业”愿景的坚实保障。

二、从“6S”到“7S”

作为广西红水河十级梯级水电站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广投桥巩能源公司的主体桥巩水电站2005年由广投集团开发建设,2009年左岸8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早在2011年,公司就已开始实施6S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在广投集团率先通过安健环风险管理体系“四钻”认证,获得“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荣誉称号。

2022年,公司在原有6S管理基础上,结合实际与行业特点,将党建引领、精益管理、班组建设融入7S管理,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1234567”创新管理模式:一个引领、两个思维、三项融合、四力提升、五方到位、六度贯通、7S管理,将7S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

实践中,广投桥巩能源公司鼓励全体职工踊跃参与7S管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将基层“小智慧”吸收融入管理体系;发挥“榜样”作用,推动职工见贤思齐相互学习监督;将文化建设融入7S管理,规范人员行为习惯,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员工安全意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双提升。

当前,公司7S建设已经取得“生产现场相应优化、工作效率有所提高、人员素质得以提升”的阶段性成效。

三、7S带来了什么

问题工区变优秀样板。广投桥巩能源公司推进7S管理工作中,采取样板区分级管理方式,选取了7个存在不同问题的工作间,率先将其打造成为7S样板间并通过验收。走进厂区可以看到,各样板间符合标准、干净整洁,既富有特色又亮点突出,生产区域安全规范,操作步骤一目了然。

仓库里也有“学问”。广投桥巩能源公司的生产仓库物品多,货架摆放方式均是单排摆放,配件以储物盒方式存放。这样的存储方式虽看起来整齐,但实际拿取物品并不便利,也不利于盘点。在7S管理落地中,公司利用有限的存储空间对仓库货架重新规划,利用墙面悬挂方式替代货架摆放方式,累计减少2组货架,节省空间23平方米,节约费用超3万元;优化物件摆放方式,采用“五五堆码”,实现快速查找、拿取、盘点——这一组数据虽然不大,但从中却实实在在体现了仓库“省时省力省钱”的优化。

信息化“码上赋能”。在广投桥巩能源公司的自动化班工具间,变化正在悄然发生。以前这里的工具借用流程使用纸质记录表登记,字迹潦草,记录查找费时费力,也不能快速了解器具在库情况,拿取不够便捷。在推进7S管理后,自动化班建立工具管理系统,使用二维码进行工具借用、归还登记,通过手机端就可以查询借出、归还记录单,数据还可随时导出。班组成员说:“万事开头难,推进7S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工作效率提高了许多。”

细节里的“安全经”。作为电力企业,电缆处处可见,广投桥巩能源公司对控制柜的电缆牌、电缆防火封堵进行整理;对控制柜内部继电器、开关标识采用双重标号,并且用“黄色”和“绿色”进行交直流区分,标识清晰无误,降低了误操作的风险。这些由小及大、由内及外的一系列改变,令厂区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扬鞭奋蹄踏征程,埋头苦干开新局。广投桥巩能源公司通过7S管理,改变了人的意识,规范了物的管理,令员工素养更提高、厂区环境更优美、工作区域变得更整洁,生产管理更规范、人机功效更和谐,沟通协调氛围更融洽。今年4月,广投桥巩能源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突破5000天,创下大型灯泡贯流式机组安全运行天数最高纪录。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推动广西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绿色动力”。